您好,欢迎访问贵州克林文化体育发展有限公司!
现代人为什么要学国学

        

国学:《国学概论》

作者:章太炎

出版:江苏人民出版社

国学:《国学知识大全》

作者:吕思勉

出版:吉林出版社

国学:《国学与人生》

作者:傅佩荣

出版:东方出版社

国学:《国学的天空》

作者:傅佩荣

出版:岳麓出版社

国学一词历史悠久,至今已有数千年。

《周礼正义》中说:“国学者,在国城中王宫左之小学也。”这里的国学指的是一种学校,明代时有国子学,再后来改称国子监。

然而,到了近代,国学的定义突然发生了改变。

最早提出国学新定义的是学者邓实与黄节,大概是在1905年。邓实认为:“国以有学而存,学以有国而昌。”1907年,章太炎先生大力提倡国学,由于章太炎先生的弟子们影响巨大,国学这一概念开始流行起来。

对于国学的新定义,争论一直很多。毕竟学是没有边界的,而国是有边界的,这就产生了一系列问题:首先,国学是不是应该排他,在学问中也要分出三六九等?其次,国学是不是要进步,把自己从学中割裂出来,则如何进步?其三,很多学术历史上是舶来的,比如佛教等,它对国学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,那么它能否算成国学呢?

这样的问题还能提出很多,正如陈独秀先生所说:“国学是什么,我们实在不大明白……我老实说,就是再审订一百年,也未必能得到明确的观念,因为‘国学’本来是含混糊涂不成一个名词。”

其实,将这些问题整合起来,不过是一个问题:既然用学就能解决一切问题,我们为什么还要学国学?

带着这个疑问,我阅读了一些国学方面的书籍,如吕思勉先生的《国学知识大全》、傅佩荣先生的《国学与人生》《国学的天空》、章太炎先生的《国学概论》等,我的感受如下:

首先,我们在课堂学到的多是工具化的知识,与处世、做人等无关。工具化的知识当然很重要,但它们与做人无关,好人可以用工具,坏人也可以用工具,那么,我们究竟该做一个好人还是做一个坏人?该怎样去做一个好人?在做好人的过程中,会遇到哪些困难?显然,靠知识是回答不了这些问题的,只有从前人的经典中得到启迪。

毕竟,前人在与我们相似的文化环境中进行取舍,他们的思维、感受、情绪与我们相近,通过阅读国学著作,对我们思考身边的问题,特别有帮助。

其次,在知识之外,人还应该有一点敬畏与信仰。

知识可以通过考试来判断成绩,敬畏与信仰是无法用考试来衡量的,所以常被人们忽略。

但一个人不能只有知识,否则就会像钱理群先生批评的那样,成了“精致的利己主义者”。而培养敬畏与信仰,国学是一个方便而亲切的门径。毕竟几千年来,人们是依靠国学的教化而走到今天的,在未来,国学肯定还会发生重要作用。

其三,知识有短板,需要人文理想的约束。

知识追求效果最大化,但人在世界上,不能只看效果最大化,还要看是否均衡、和谐,人人都渴望个人利益最大化,那就会落入孟子所说的“上下交征利,则国危”的困境。知识是力量,但如何使用这力量,最终还是要靠人文理想来指导,国学恰好提供了契合生活实践、且得到时间检验的人文理想。

“国学存则爱国之心有以依属,而神州或可再造。”百余年前,邓实提出了这一见解。用今天的话说,就是学国学可以促进我们的文化自觉,而有了文化自觉,才能确保在发展中不迷失方向,才能真正为世界做出创造性的贡献。